Search


【 #過去24小時 2015-11-15 Paris, France】
  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 #過去24小時 2015-11-15 Paris, France】
  
調查繼續,謎團依舊。
  
在軍警重裝戒備之下,受創後的巴黎似已慢慢回到正常節奏,但關於週五夜間的瘋狂,至今仍有相當謎團未解。
  
根據《法新社》報導,巴黎警方目前已確定第一名槍手的身份——29歲,出生在南巴黎的法國公民,穆斯特費(Omar Ismail Mostefai)。據稱,穆斯特費是巴塔克蘭劇院中,七名自爆槍手的其中一位。目前穆斯特費的家人已暫時被警方拘留,但已多年不曾與家人聯繫的穆斯特費,最後走上的激進之路,也讓他的家人「震驚而不可置信」。
  
法國當局的調查仍在繼續,但至今,共有多少槍手參與攻擊?是否有人在逃?槍手的身份與關聯等?各種謎團仍待釐清。
  
另一方面,對於宣稱策劃巴黎攻擊的「伊斯蘭國」,法國政府也誓言將施以「無情反擊」;法國軍方目前也將陣中唯一一艘航空母艦「戴高樂號」調往波斯灣,預計18號抵達定位後,也將對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裝發動空襲。
  
事發之後第二天,11月15日,法國的的各大報頭都追加了週日版(從左至右):
  
《世界報》:恐怖在巴黎
《費加羅報》:戰爭在巴黎
《解放報》:(無題)
《隊報》:恐慌驚駭
《團結報》:調查的核心
《今日報》(《巴黎人報》全國版):抵抗不屈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